| +86-13725920210 |
|
| +86-750-2376810 |
|
| https://www.gd-jianli.com/ |
|
| jianlikp.en.alibaba.com |
脚手架的主要作用
click:709
脚手架作为建筑及相关工程领域的核心辅助设施,其核心作用是为施工提供安全、高效的作业条件,具体可拆解为以下四大核心功能,覆盖施工全流程的安全与效率需求:
一、核心功能:提供稳定的 “高空作业平台”
这是脚手架最基础、最核心的作用。建筑施工(如外墙砌筑、高层装修)、设备安装(如桥梁支座安装)等场景中,作业面常位于地面以上(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),而工人无法直接在高空站立或操作,脚手架通过搭建水平作业层(脚手板) 和垂直支撑结构(立杆、横杆) ,形成一个连续、平整且承重稳定的平台,解决 “高空无立足之地” 的问题。
例如:外墙贴砖时,工人站在脚手架的脚手板上,可轻松触及 2-3 米高的墙面;吊顶安装时,里脚手架能让工人在室内高处稳定作业,无需反复搭建临时梯子。
关键要求:作业平台的宽度(通常≥0.9 米)和承载能力(需满足工人、工具、材料的重量,一般设计荷载≥2kN/㎡)需符合规范,确保操作空间充足且安全。
二、安全防护:构建 “立体防护体系”,规避坠落与物体打击风险
高空作业的最大风险是 “人员坠落” 和 “物体(工具、材料)坠落伤人”,脚手架通过配套防护构件,形成全方位的安全屏障,这是保障施工安全的关键作用。具体防护措施及作用如下:
防止人员坠落:
作业层外侧设置1.2 米高的防护栏杆(分上、下两道横杆)和18cm 高的挡脚板,避免工人因站立不稳或意外碰撞从平台边缘坠落;
脚手架与建筑主体之间的缝隙(如外脚手架与外墙的间隙)需用安全网封堵,防止工人从缝隙中坠落。
防止物体打击:
脚手架外侧从底部到顶部满挂密目安全网,阻挡作业中掉落的工具(如扳手、锤子)、材料(如砖块、水泥块),避免砸伤地面行人或下方作业人员;
高层脚手架的底部还会搭设 “水平安全防护棚”(用钢管和脚手板搭建),进一步拦截可能穿透安全网的重物。
三、辅助运输:搭建 “垂直 / 水平运输通道”,提升施工效率
施工过程中,工人、工具、材料(如砖块、砂浆、装修板材)需要在不同高度、不同作业面之间转移,脚手架可通过配套设计,兼具 “运输通道” 功能,减少人力搬运成本,提升效率:
水平运输:脚手架的作业层本身就是水平通道,工人可直接在脚手板上搬运小型材料(如一袋水泥、几片瓷砖),无需从地面反复上下;
垂直运输:部分脚手架(如外脚手架)可与 “施工电梯”“物料提升机” 配合,或在脚手架内部预留通道,方便工人通过爬梯上下,材料通过吊斗运至作业层,避免 “人工扛运” 的低效与安全隐患。
例如:砌筑高层外墙时,砂浆可通过物料提升机运至脚手架的作业层,工人直接在平台上取用,无需从地面一桶桶扛到十几米高的位置。
四、结构支撑:临时 “承重支架”,辅助主体结构施工
除了 “作业平台” 功能,部分类型的脚手架(如支撑脚手架、满堂脚手架)还承担 “临时承重” 作用,为建筑主体结构的浇筑、安装提供稳定支撑,确保结构成型质量。
典型场景 1:混凝土模板支撑(如楼板、梁、柱浇筑)。浇筑混凝土时,模板本身无法承受混凝土的重量(如 10cm 厚的楼板,每平方米混凝土自重约 2.5kN),此时需要搭设 “满堂脚手架” 作为模板的支撑体系,通过立杆均匀传递荷载到地面,防止模板变形、坍塌,确保混凝土浇筑后能按设计形状成型。
典型场景 2:大型构件临时固定。如桥梁施工中,安装预制梁时,脚手架可作为临时支撑,将梁体固定在设计高度,直到梁体与支座连接稳固后再拆除。
综上,脚手架的作用贯穿施工全流程,既是 “作业平台”,也是 “安全屏障”,还是 “运输通道” 和 “临时支架”—— 它不仅解决了高空作业的 “可行性” 问题,更通过标准化的结构设计,平衡了施工效率与安全,是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辅助设施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