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 English
服务热线:+86-13725920210

安全梯笼的优势在哪些行业或场景中更能体现?

2025-08-29

click:763

一、桥梁工程行业

在桥梁的桥墩、盖梁、挂篮施工等场景中,安全梯笼的优势尤为明显。桥梁施工多为高空作业,且作业点分散、高度高,传统脚手架通道稳定性差,易发生晃动。而安全梯笼全封闭的防护设计,能有效防止人员从高空坠落,1.2 米高的护栏和细密的防护网可阻挡工具掉落。同时,其模块化组装特性适应不同桥墩高度,3 个师傅 2 小时就能装 20 米,能快速搭建起安全通道,满足桥梁施工赶工期的需求,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不耽误工程进度。

二、深基坑与边坡工程领域

深基坑和边坡工程中,人员需要频繁进出底部作业面,环境复杂且存在坍塌、坠落等风险。安全梯笼可沿基坑壁或边坡固定,底部防滑底座和与结构的牢固连接使其在坑内潮湿、泥泞环境中依然稳定,8 级大风都晃不动。防滑踏步在雨天也能保证人员安全通行,中途的休息平台还能让工人在攀爬过程中歇脚,减少疲劳,大大降低了意外发生的概率。

三、高层建筑施工行业

高层建筑施工时,从地面到高空作业面的垂直通行是一大难题。安全梯笼的全封闭设计能为工人提供安全的上下通道,避免了传统通道防护简陋的问题。其可加高的模块化设计能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延伸,安装便捷,不用复杂焊接,节省了大量安装时间。而且,安全梯笼的稳固性让监理验收时能顺利通过,保障施工顺利进行。

四、隧道工程场景

隧道内环境潮湿、空间狭窄,对通行设施的要求极高。安全梯笼的防腐处理能适应隧道内的潮湿环境,延长使用寿命。全封闭的网子能防止隧道内的碎石掉落砸伤工人,防滑踏步则确保了人员在湿滑的隧道内行走不打滑。同时,其结构紧凑,不会占用过多隧道空间,满足隧道施工的特殊需求。

五、大型设备安装行业

在风电塔筒、烟囱等大型设备安装时,施工人员需要在高耸的结构上作业,安全梯笼的优势不可或缺。它能为工人提供稳定的垂直通行通道,双扶手设计让工人攀爬时更稳,全封闭的防护措施消除了高空坠落的隐患。安装省时、检查方便的特点,也能提高大型设备安装的效率,保障施工安全。

高空作业时如何正确使用安全梯笼?

高空作业时正确使用安全梯笼是保障人员安全的核心环节,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、检查要求和应急准则。以下从使用前准备、操作步骤、注意事项、应急处理四个方面详细说明:

一、使用前的准备工作

安全检查(关键步骤)

结构完整性:检查梯笼主体框架是否有变形、裂缝,焊接点是否牢固(无脱焊、虚焊),连接件(螺栓、插销)是否齐全且拧紧(可使用扳手复核扭矩)。

防护设施:确认两侧护栏(高度≥1.2 米)、中间横杆(0.6 米处)、挡脚板(18cm 高)无缺失;防护网(网眼≤5cm)无破损、松动;平台出入口的自闭式安全门能否自动关闭且无间隙。

梯步与通道:踏步表面防滑花纹是否清晰(无磨损),间距是否均匀(30cm 左右);通道内无杂物堆积,宽度≥0.6 米,确保通行顺畅。

固定稳定性:检查梯笼与地面、墙体或主体结构的连接(如抱箍、锚栓)是否牢固,底部防滑底座是否平稳,无晃动迹象。

个人防护装备(PPE)穿戴

必须佩戴安全帽(帽衬与帽壳间距 2-4cm,系带紧系下颌)、防滑安全鞋(鞋底花纹深度≥3mm);

高空作业(高度≥2 米)时需系好双钩安全带,且至少有一个挂钩挂在梯笼顶部或平台的专用安全绳上(禁止挂在护栏或梯步上);

携带工具时需使用工具袋,避免手持工具攀爬(防止掉落或影响平衡)。

环境确认

检查作业环境:遇暴雨、6 级以上大风、浓雾等恶劣天气,禁止使用梯笼;夜间作业需确保梯笼内及周边照明充足(照度≥50lux),加装应急灯(连续照明≥90 分钟)。

明确通行人数:按梯笼设计荷载使用(通常单节限载 3-5 人),禁止超载或多人同时在同一平台聚集。

二、正确操作步骤

进入梯笼

缓慢打开平台安全门(若为自闭式,需轻推至完全开启),进入后确认安全门自动关闭并锁止(无卡顿、缝隙)。

攀爬姿势

保持身体直立,双手交替握紧两侧扶手(禁止单手攀爬或双手持物),双脚平稳踩在踏步中央(避免脚尖或脚跟悬空)。

攀爬时目视前方,一步一踏(禁止跨越踏步或奔跑),每移动一步需确认踏步承重稳定后再移动身体重心。

平台转换

到达中间平台时,先站稳,确认平台护栏稳固后,再缓慢打开下一阶安全门(禁止在平台边缘停留或倚靠护栏)。

转换方向时,需转身面对梯笼,保持重心在平台内侧,避免身体探出护栏外。

退出梯笼

到达作业面或地面后,确认外部站立区域平稳,再打开安全门缓慢退出,退出后检查安全门是否复位关闭。

三、使用中的禁止事项

禁止在梯笼内嬉戏、打闹或做与作业无关的动作(如倚靠护栏、向下抛掷物品)。

禁止在梯笼上附加非设计荷载(如悬挂重物、搭设临时跳板)。

禁止在梯笼部件(如护栏、踏步)损坏或防护网破损时继续使用(需立即停止并报修)。

禁止酒后、疲劳或身体不适(如头晕、恐高)时使用梯笼。

禁止擅自拆卸梯笼部件(如防护网、安全门)或改变其结构(如切割、焊接)。

四、应急处理

突发晃动或异响

立即停止攀爬,双手紧握扶手,双脚站稳在最近的踏步上,大声呼救并等待救援(禁止试图跳跃或强行退出)。

救援人员到达后,通过安全绳或吊篮将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,再检查梯笼故障原因。

人员坠落(初期)

若佩戴安全带且挂钩有效,坠落者需保持冷静,抓住附近护栏或扶手,通过呼喊或对讲机求救。

救援人员需使用登高设备(如云梯、吊车)到达坠落位置,通过安全吊带将人员平稳转移。

火灾或有害气体

立即沿梯笼快速撤离(保持低姿弯腰,用湿毛巾捂住口鼻),优先选择下风向或通风处逃生,到达安全区域后报警。

撤离时禁止乘坐电梯或停留于封闭空间,确保梯笼通道未被火势阻断。

总结

正确使用安全梯笼的核心原则是 “先检查、守规范、保平衡、禁冒险”。使用者需熟悉其结构特性,时刻保持安全意识,同时管理方需定期培训和演练,确保每个人都能掌握正确操作和应急技能,最大限度降低高空作业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