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 English
服务热线:+86-13725920210

梯笼组装完成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

2025-08-09

click:570

梯笼(通常用于建筑施工、高空作业等场景的垂直运输或作业平台)组装完成后,需进行全面检查和确认,以确保其安全性、稳定性和合规性。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:

一、结构安全性检查

连接部件紧固性

检查所有螺栓、螺母、销轴等连接件是否按规定扭矩拧紧,有无松动、缺失或损坏(如螺纹滑丝、变形)。

重点关注立杆与横杆、踏步与框架、防护栏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点,确保无虚接或间隙。

对于焊接部位,检查焊缝是否饱满、无裂纹、无漏焊,尤其受力部位需符合焊接标准。

整体稳定性

观察梯笼是否垂直(垂直度偏差需符合规范,通常≤1/1000),底部是否平稳,与基础或支撑面的接触是否紧密,有无晃动。

若梯笼带行走轮,需确认轮锁是否可靠锁定,防止意外移动。

检查立杆、横杆等主结构是否有弯曲、变形,材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(如承重钢材的型号)。

二、安全防护装置检查

防护栏与挡脚板

梯笼两侧及顶部防护栏高度是否达标(通常≥1.2m),横杆间距是否≤0.6m,防护栏是否牢固无晃动。

底部挡脚板高度是否≥18cm,是否连续设置且固定可靠,防止物料坠落。

梯阶与防滑措施

踏步板是否平整、无缺失,表面防滑纹路是否清晰,避免积水或油污导致打滑。

梯笼入口处是否设置防护门(如双开弹簧门),且门能自动关闭、锁止,防止人员或物品意外坠落。

限位与制动装置(针对带升降功能的梯笼)

检查行程限位器、高度限位器是否灵敏,能在梯笼达到极限位置时自动停止。

制动系统(如电磁制动器)是否可靠,试运行时观察制动距离是否符合要求,无溜车现象。

紧急停止按钮是否正常工作,按下后能立即切断动力并锁定梯笼。

三、功能测试与试运行

四、空载试运行

启动梯笼(若带动力),检查运行是否平稳,有无异响(如金属摩擦、电机异常噪音)。

测试升降、转向(若有)等功能是否顺畅,速度是否均匀,无卡顿或突然变速。

负载测试

按设计承重的 125% 进行静载试验(静置一段时间,如 1 小时),观察结构有无变形、异响,连接件是否松动。

按设计承重进行动载试验(模拟实际作业状态运行),检查整体稳定性和制动性能,确保无过载损坏风险。

电气与照明(若涉及)

检查电线电缆是否绝缘良好,无破损、裸露,接线端子是否牢固、防水。

照明灯具(如梯笼内或作业区照明)是否正常工作,亮度是否满足夜间作业需求,应急照明是否备用。

四、合规性与标识检查

资料与标识

确认组装过程符合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(如《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》JGJ80),留存组装记录、检验报告等资料。

梯笼显眼位置是否张贴安全标识,包括:额定载重量、禁止超载、限载人数、操作规程、警示标志(如 “注意高空坠落”“必须系安全带”)。

与周边环境适配性

检查梯笼与周边障碍物(如建筑物、架空电线)的安全距离是否足够(如与高压线的距离需符合电力安全规范)。

若设置在露天环境,需确认防雷接地装置是否合格(接地电阻≤4Ω),防止雷击损坏设备或伤人。

五、人员安全与管理

验收与交底

由专业技术人员、安全员共同进行验收,签署验收合格单后方可投入使用,严禁 “带病” 作业。

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,明确操作规程、风险点(如禁止超载、禁止在运行中探头探身)及应急处理流程。

日常维护记录

制定定期检查计划(如每日班前检查、每周全面检查),记录梯笼状态、问题及处理情况,确保隐患及时整改。

明确维护责任人,禁止非专业人员擅自拆卸、改装梯笼部件。

总结

梯笼组装后的检查核心是 “安全第一”,需覆盖结构、防护、功能、合规性等全方面,确保其在后续使用中能有效规避坠落、坍塌、机械故障等风险。对于不合格项,必须整改合格后再投入使用,严禁侥幸作业。